中国环保处理网欢迎您!

您当 前所在位置:主页 > 环保资讯 >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环保产业怎么出得去、站得住、长得大?(4)

2019-09-12

  高要求带来了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环保产业走出去的项目逐渐具有了示范意义,甚至引领了国内产业发展。以金科水务的伊朗项目为例,虽然甲方没有对设计模型做具体要求,但是企业自主应用了国际领先的BIM工程设计模式,此后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国内,并且基于此建立数据库,看似无意的举动实则契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就在不久前,上海水务局要求今后3年的工程设计全部要采用BIM模型。

  而近日中标浙江恒逸集团在文莱的PMB石油化工项目电站工程的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公司能以总包商的身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握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外,追求公司未来海外大型电站项目总包业务的开拓与合作中积累的经验,为公司未来承接同类业务打下基础。

  怎么出得去、站得住、长得大?

  信念、准确的认知以及判断非常重要,除顶层设计外,还应加强对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融资的便利,并加强相关辅导和咨询服务等

  拿下第一单远远不够,国外持续的市场才是企业看中的“蛋糕”。然而“蛋糕”能否吃得到,还需要企业在对目标国家的认知和了解上下功夫。

  有业内人士说,十年前有不少环保企业折戟东南亚市场,就是因为缺少对当地的深入了解,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比如,柬埔寨存在大量成衣制造企业,在制衣以后的浆洗环节会产生大量纤维屑、染料、浆料、化学制剂,而这些污染物都包含在排放的废水中。色度深、可生化能力强,随季节、经济形势变化大,是这一地区的水质特点。然而,我国环保企业当时并不了解这些情况,应对上就出现了问题。”

  第一步失败了,企业纷纷打道回府。如何成功走出第一步,并能长久在当地获取资源、拓展业务并实现本土化,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洪冰将企业走出去的过程概括为看得准、出得去、站得住、扎得稳、长得大。“看得准,是指企业走出去前一定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项目情况有准确的认知和判断。出得去是企业要有相应的理念、信念、人才和方向。”

  林洪冰强调,信念非常重要。“很多谈判耗时长达一两年,常常是‘进二退一’,有可能前一天还谈得很好,看似合作有较大进展,但是第二天一早进程就重新归零,需要重新谈起。这对工作人员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体力都是极大考验。”

  站得住、扎得稳则是指企业在所在国的第一个项目一定要做好,通过了对方的考验,树立了品牌,就有望逐步扩大当地市场。当企业能够完全从当地获取人力、设备、信息等资源,真正实现属地化后,当地项目收入成为了公司稳定的营收来源,这样就真正实现了长得大。

  除了企业自身应对挑战,政策支持也十分必要。企业家呼吁,除顶层设计外,还应加强对走出去的企业进行多方面辅导和咨询服务,并提供政策、融资的便利等。

  赵笠钧表示,“一带一路”战略下,扶持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需要顶层设计,政策间要相互协调,而目前这方面制度安排并不很清晰。“比如,最近我国外汇管制趋严,中国人民银行、外管局发文对对外投资进行了限制,但应实行差别化政策,以与鼓励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政策相协调。”

  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则表示,环保企业走出去包括并购公司、提供设备、环保企业作为工程项目联合体成员等多种形式,但还不够系统。


上一篇:中国环保新闻网上线向污染宣战

下一篇:谁出数谁负责 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最要讲诚信

Copyright @ 2019 中国环保处理网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